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

【基隆故事】看老照片說故事--田寮河

資料來源:《哨船頭街報》第15期

文:哨船頭街報編輯小組
圖:哨船頭文化工作室


  基隆的「田寮河」是台灣第一條人工運河,古早的名稱是「田寮港」,即使是今日,大多數的在地長者仍習慣稱她為「田寮港」(漢人閩南語「河」慣稱為「港」)。她是從源頭槓子寮一路迤邐流經信義區、仁愛區至中正區的基隆港入海。

  最早田寮運河的開鑿工程是在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時期,是基隆港築港工程的一部分。日據時期於1899年展開基隆建港工程,因田寮河流經市區,地勢低下。每到兩季常積水成災,因而在1907年實施「市區改正計畫」,填埋地勢低窪區與海面成為新市街土地,運河兩旁也成為日本人聚集居住的地方,河水清澈,魚蝦豐富,更是划船競技的好地方。


  光復後,台灣自六十年代起,經過土地改革與政府鼓勵投資,逐漸的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,各項建設快速發展,經濟開始起飛。爾後的十大建設加上越戰爆發,美國向台灣購買物資,此時台灣的各項發展一片欣欣向榮,各項材料需求殷切。


  上圖這張1970年代田寮河照片,河面兩側浮滿了大原木,只餘河道中央可供船行。這眾多的木頭都是從東南亞進口準備加工用的原料材──柳安木,因台灣原生種的高級槍木、杉木等…被日本人砍伐殆盡,運送回日本。因此建材加工等原材料只能靠進口。當時田寮河上成排飄浮的原木,是基隆人四、五年級生的共同記憶。

  至於為甚麼原本要泡水?有人說是為了避免木材乾裂受損,防止蟲害,而且油脂豐富的樹種,可藉由泡水來延長保存年限。

【基隆故事】李欽賢〈基隆照相簿--岸田吳服店〉

資料來源:基隆市文化局《文化開傳》2016年9月份專欄文章,作者李欽賢


  今天基隆義二路與信二路交叉口的轉角處,日本統治台灣的年代是一家百貨店,叫做「岸田吳服店」。這幢建築物現在仍立在原地未更動,只是歷經數度轉手,戰後有過經營伍中行、小上海酒家或婚紗店等不同的商業類型。它是一九一0年代基隆紅磚期建築唯一碩果僅存的經典作品,同時期的基隆驛和基隆郵便局等皆迭經改建,紅磚與白泥是主要特徵,只是三角形屋頂女兒牆毀損剝除,其餘立面壁體沒什麼改變。

昔日岸田吳服店 / 約1930年 (圖片來源:臺灣記憶)


  刊頭圖像是日本時代的老照片,其實是半官方機構出版的宣傳明信片,為展現統治的建設成果而發行。基隆築港工程帶動人口驟增,基隆也開始進行都市計劃,闢出棋盤式馬路,規定街屋要有騎樓(亭子腳),街道兩側埋設下水溝及自來水管,更重要的是樹立電線桿和路燈。義二路彼時稱「義重町」,是基隆都市計劃的模範街道,所以選中義重町街景做為風景明信片的要角。

  義重町的最亮點就是「岸田吳服店」。請看三角形女兒牆牆面的大「キ」字,即「キシタ」(岸田)取頭一字作代表。為什麼稱作「吳服店」?據説是古代魏蜀吳三國時代,日本與吳國有貿易往來,從吳國傳來的高級布匹料叫吳服,直到江戶時代凡專賣和服布料的賣店,統稱「吳服屋」。

  台北「新光三越」是與日本「三越百貨」合資的大型百貨公司。「三越」早在十七世紀中葉就創業了,原名「三井越後屋」,當江戶時代中後,吳服(和服布料)在庶民階級間開始普及之際,三井越後屋在江戶(今東京)開業,非僅賣場大,且實施不二價,近代以還轉型為百貨店,並縮寫更名為「三越百貨」,持續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歴史。

  這種世界首創不二價的商業手法,遂成為後來創立的吳服屋之典範,明治年間稱為「吳服店」。岸田吳服店即沿襲日本「吳服店」的商法傳統來基隆開店。毋論是建築物或吸客力,可以說是基隆極為亮眼的焦點。

  再回頭來看這一幀老照片,磚造建築集中在右側,在它正對面的一棟,有拱形騎樓和拱窗,這是台灣老街最普遍的工法;岸田吳服店則採長形窗,弧形收頭及石柱,更有設計感。圖像左側大都仍是木造街坊,但是商店櫛比鱗次。當年這一帶住著很多日籍人士,所賣的商品也是日本人需求的品目。

  日本人在基隆大都屬社會上流階層而非勞工,義重町也比較接近「日本人町」的型熊,商店厢客大抵倾向绅士淑女,因此所賣的東西自然與「台灣人町」大不同。

  照片中的馬路看不到車輛,可見汽車尚末普及,倒是路邊出現的人力車和腳踏車,方是基隆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。義重町有商家店招,但是不多,這也與「台灣人町」經常大拉拉地掛起看板,使得一條街頓成擁擠,當屬台灣人愛熱鬧的審美心理。

  義重町的鈴蘭路燈和電柱,最後相交於路底的透視法構圖,是所有街道風景明信片的樣板。請留意左邊電線桿,橫竿較長的是電報、電話線;右邊短橫竿的才是家庭電燈和電器設備專用線電柱。照片上義重町盡頭有山羊山擋路,當時是鑽隧道通過的,今已炸開闢為中船路。

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

【基隆故事】大武崙賴順良事件

資料來源:《基隆市鄉土史料-耆老口述歷史(一)》,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編印

【第6、7頁】
問:對於大武崙賴順良事件,有何說明?
曾顯林先生:據說日本兵登陸時,賴順良為其帶路,日人嘉其行徑,為他立一石碑上刻「義人」兩字(現置於南榮公墓邊)。
另說:賴順良曾救過日本憲兵,並通知日本人派兵救回該憲兵--聞日本憲兵史有此記載。


【第42、43頁】
洪連成先生:賴順良為一寡婦之子,住大武崙,事起因於日本人派一小隊憲兵剿金包里土匪(義軍)時損失慘重(以前金山公園裡有憲兵殉難碑),日本兵撤退至大武崙,躲進賴順良家,賴母就叫賴順良到基隆報告憲兵來解圍,救出這名憲兵回去,所以後來日人在大寮曾建「義人賴順良紀念碑」,我曾聽謝老師說過這件事,是否請謝老師說明?
謝呈奇先生:賴順良事件,我是看很出名的日人石坂莊作著作記載(其他文獻書刊未曾見過),有一位日本憲兵被漢人追趕而逃,躲入大武崙賴順良室內,大家認為雖是日人,若被殺也確實可憐,故被救免死,事後日人用檜木立「義人賴順良先生紀念」柱,非石碑,位置在大武崙過金包里的隧道上,地名叫「中幅仔」。

問:這件事發生於何時?一八九五年嗎?
謝呈奇先生:約在日本占領登陸臺灣初。
洪連成先生:這表示一般老百姓生活困難,地方不安定,老百姓並無法盡力參與抗日,政治是相當腐敗。

問:這件事記載於石坂先生那本著作?
謝呈奇先生:這本書名已記不起來(註:此書可能為《嗚呼義人賴順良》),但是以基隆為中心,對基隆的產業、教育寫得非常詳細。來臺後,他對以後臺灣日日新報,每天都有收集並不間斷,非常愛護臺灣。

問:石坂收藏的書刊,聽說二次世界大戰被毀.是否日軍要撤退時才炸掉的?
謝呈奇先生:這不很清楚了。但是圖書館都己找不到藏書。另外有一件事,是日本侵臺時,臺灣人雖有敵愾心,但並無統一的步調抵抗,臺灣民眾雖有提防警戒之心,日本人亦知大戰不可能,小抵抗總會有 ,先派日人充當和尚,頭戴草笠,到處化緣絕不講話,所謂「佔廳不佔國」,偵察地形.看澳底有廣闊沙灘為攻擊良地。有一本書寫著來臺時,有數十艘船隻,內裝近萬隻馬匹,到底如何裝載不得而知,臺灣文獻亦無記載。北白川宮帶隊登陸,這是大家都知道的,是相當周詳計畫的。